日本产品质量为什么这么好,看了这篇你就知道的

日本产品质量为什么这么好,看了这篇你就知道的

质量管理和统计技术的应用仅限于制造和检验领域,尽管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很显然,对于实现顾客满意这一主要质量目标而言,它并非充分条件。为实现这个目标,无疑必须重视制造前的过程,而且还必须强调在检验后的过程中应用质量管理方法。日本从60年代初开始将质量管理的概念拓展为全公司质量管理(CWQC),它的特征显而易见:一方面覆盖范围从市场调查到售后服务非常广,另一方面全员参与。在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这种独创的管理体系突出了三个特点:重视教育和培训;进行“方针管理”;注重内部审核或者“质量管理诊断”。这些科学有效的方法被1987年颁布的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吸收后向全世界推广。

伴随着CWQC活动的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一线工人的重要性:没有这些工人的日常努力,就不可能实现所制造产品的符合性质量。具有创造性的质量组织QC小组(又称为品管圈)诞生了,从1962年5月第一个QC小组在JUSE注册到90年代中期,共产生了约40万个QC小组,注册参与者超过300万人。QC小组组长由工人担任,并建立自主管理体系;小组选择的课题不仅包括减小缺陷、提高生产率、降低制造和检验成本,而且还包括设备维修、生产计划和其它方面的改进;在小组活动中常用的统计工具被称为“七种工具”。随着CWQC延伸到服务业,QC小组活动一样在各类服务业企业中显示出活力和良好的效果。

此外,日本在科学、文化以及技术方面的制度非常健全,比如早在1885年实施了《专利法》,也极大促进了日本的质量革命。

日本沿着质量革命的路线继续前行。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促使日本利用日渐成熟的质量体系开展节能活动,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和开发节能产品。80年代大部分日本公司尝试开展多角化经营,并始终保持着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浓厚兴趣。

而在1985年广场协定后,在日本的优秀经营者带领下,日本制造业中通过考验,存活下来的企业就有了,“改善(Kaizen)”,“即时生产(JIT)”,“看板方式(Kanban)”,“精益生产(LP)”等诸多享誉世界的现代日本生产模式,从这时候开始,"Made in Japan"才由"便宜容易坏"变成了"设计好质量高"的一个品牌,而品牌的确立,才意味着崛起,这是在很多日本企业之间惨烈地竞争,死亡,优化效率,大量关闭产能才最终换来的结果,这也是得以在世界工业国中崛起的最根本的原因。

日本产品凭借其卓越的质量大量进入美国市场并加剧了美国的质量危机,美国NBC甚至于1980年6月播放了纪录片《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而引发强烈反响,从此美国公司开始利用各种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去改善产品竞争力,包括重视戴明、朱兰等在日本成功的本土质量专家的意见,并在上世纪末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绩。

所以,经过政府和企业在各方面不断的改进,造就了日本制造今天优质的产品及其口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手机上怎么修改QQ密码
365bet备用官网

手机上怎么修改QQ密码

📅 07-13 👁️ 3045
2010年国际足联南非世界杯1/8决赛(西班牙-葡萄牙)
365体育投注网站官网

2010年国际足联南非世界杯1/8决赛(西班牙-葡萄牙)

📅 07-09 👁️ 3544
雪梨网是真的吗?怎么赚钱呢?
beat365手机版中文

雪梨网是真的吗?怎么赚钱呢?

📅 07-02 👁️ 868
怎么用速递易寄快递
beat365手机版中文

怎么用速递易寄快递

📅 06-27 👁️ 7794
扬州金童玉女夜总会
365体育投注网站官网

扬州金童玉女夜总会

📅 07-08 👁️ 5878
3DMAX教程 | 如何完全卸载3ds Max?解决3ds Max无法彻底卸载的问题